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于婉凝
10月9日,中際旭創(300308.SZ)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蘇州旭創”擬以自有資金2000萬元認購杭州光合貳期創業投資合伙企業2.98%股份。據悉,光合貳期主要投資于低碳科技、硬科技、醫療科技領域的早期及成長期項目。
中際旭創表示,本次投資將有利于提升公司在低碳科技、硬科技、醫療科技領域等行業的投資布局,促進產業與資本之間的優勢資源互補與整合;且投資基金可通過項目投資實現投資收益,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布局光電產業
中際旭創系專業的高速光模塊解決方案提供商,是集高端光通信收發模塊的研發、設計、封裝、測試和銷售于一體的技術創新型企業。2017年,中際旭創正式登陸創業板。近年來,中際旭創整合產業資源,不斷加強光電產業全鏈條投資布局。
公司主營業務為高端光通信收發模塊以及光器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目前業務主要通過全資子公司蘇州旭創和控股子公司成都儲翰開展。
全資子公司蘇州旭創致力于高端光通信收發模塊的研發、設計、封裝、測試和銷售,產品服務于云計算數據中心、數據通信、5G無線網絡、電信傳輸和固網接入等領域的國內外客戶。為云數據中心客戶提供100G、200G、400G和800G的高速光模塊,為電信設備商客戶提供5G前傳、中傳和回傳光模塊,應用于城域網、骨干網和核心網傳輸光模塊以及應用于固網FTTX光纖接入的光器件等高端整體解決方案,在行業內保持了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的領先優勢。
控股子公司成都儲翰是專注于接入網光模塊和光組件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從芯片封裝到光電器件到光電模塊的垂直整合產品線。
對于公司目前的產業布局,中際旭創證券事務代表王少華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公司主營業務不會改變,仍然是光模塊。同時,公司今年還收購了重慶君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汽車光電子領域方面會有一些新的業務拓展,比如車載光互聯、激光雷達等汽車光電子新產品。”
此外,王少華還表示,“公司未來重點的發力領域仍然是光電相關的領域,這是不會改變的。”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中際旭創于9月24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透露,“公司800G產品仍在持續放量中。”那么,三、四季度公司800G產品的出貨量會有明顯增長嗎?
王少華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我們比較看好未來幾年800G產品的銷量,公司800G產品需求和訂單在持續增加,且800G毛利是高于其他產品毛利的。從明后年的需求結構來看,數據中心和AI客戶對于800G的需求量高于200G和400G的需求量,1.6T產品的需求也會逐漸釋放出來。而200G和400G的需求從長期來看,是呈下降趨勢的。”
今年以來股價大漲
中際旭創2023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04億元,同比減少5.37%;實現凈利潤6.14億元,同比增加24.63%;實現扣非凈利潤5.83億元,同比增加31.55%。
中際旭創在半年報中強調,“今年上半年,海外傳統云數據中心的200G和400G需求有所下降,但隨著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的發布,催生了AI算力需求的激增,進而拉動了800G光模塊需求的顯著增長,并加速了光模塊向800G及以上產品的迭代。得益于800G等高端產品出貨比重的逐漸增加以及持續降本增效,公司產品毛利率、凈利潤率進一步得到提升。”
2020年至2022年度,公司營業收入逐年增長,分別為70.50億元、76.95億元、96.42億元;凈利潤也逐年增長,分別為8.76億元、8.86億元、12.34億元。
2022年度四個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收20.89億元、21.42億元、26.34億元、27.7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17億元、2.75億元、3.60億元、3.71億元。
中際旭創解釋稱,2022年度營收及凈利潤的增長,主要源于海外重點客戶加大資本開支投入并帶動對數據中心400G和200G等高端產品的需求上量。此外,公司海外銷售收入占比較高,并以美元為結算貨幣,報告期內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波動也對收入及毛利率帶來一定正向影響;在2022年度,公司還收獲了新的海外重點客戶,公司在數據中心光模塊的行業地位和市場份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增強。
從二級市場來看,中際旭創今年以來股價大漲,前三季度累計漲幅達329.18%。2023年1月3日開盤價為27元/股,此后股價一路飆升,6月20日達到170元/股的高點,區間漲幅達529.63%。9月以來,公司股價先下降后回彈,10月9日報收于111.06元/股,當日跌幅為4.09%,總市值891.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