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作為省級環保平臺,山東省環保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東環保集團”)的生物質板塊迎來新進展。
日前,山東環保集團旗下海陽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陽永能生物”)綠色清潔熱源實現跨縣域異地傳輸,這也是海陽項目順利完成2022年度供熱任務之后,第二次進行跨縣域異地綠色清潔熱源供熱。
4600戶居民用上異地“綠暖”
今年采暖季,山東省棲霞市桃村鎮匯豐苑小區70多歲的孫昭斌用上了綠色低碳的“綠暖”。
孫昭斌所在的棲霞市桃村鎮今年正式啟用清潔能源供暖,熱源是專門從14公里外的海陽市徐家店鎮海陽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進的熱水。從異地引進綠色清潔低碳熱源供熱,這在煙臺鎮域尚屬首次。
海陽永能生物主營農林生物質發電,年消耗30萬噸秸稈、樹皮等農林廢棄物,可替代標煤15.6萬噸,在發電的同時,還可以利用發電余熱為100萬平方米供熱。據介紹,整體供暖系統主要是利用降低真空,增加循環水的溫度,源源不斷地將熱源輸送到14公里外的桃村鎮駐地4600戶居民的家中。
“供暖面積約在50萬平方米,整個供暖期可節約標煤3.8萬噸,節能減排效果明顯。目前,桃村鎮采暖用戶平均室溫保持在25℃以上。”海陽永能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海陽永能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位于海陽市徐家店鎮,總投資3.16億元,項目可實現年發電量2.16億千瓦時,項目設計用低溫循環水供暖。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采用新能源技術,利用秸稈、樹皮、果樹剪枝等農林廢棄物為主要原料進行直燃發電,可替代標煤,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項目駐地位于煙臺蘋果的主產區,周圍有大量的果木剪枝可供利用。
生物質發電規模全國前三
海陽永能生物作為山東環保集團權屬企業,上述項目的進展正是該集團“12345”發展戰略推進的縮影。
“未來三年是公司發展的關鍵期、成長期和黃金期。面對這一發展契機,山東環保集團無疑將扛起省內環保產業大旗,全面帶動全省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山東環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振波在山東環保集團年會上如是說。
他表示,這三年公司瞄準“一個目標”,即在環保領域發揮國有資本功能作用,引領全省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大局,建成國內領先、行業領軍的引領型、平臺型一流省級環保集團。同時,融入“兩大戰略”,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戰略。
今年2月,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侯翠榮到山東環保集團調研時表示,山東環保集團在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承擔著重要使命,應著力強化集團全省環境治理的市場化支撐平臺、省級環保科技成果研發轉化平臺、環保產業項目投融資平臺、環保產業市場化綜合服務平臺“四大平臺”功能。
據山東省國資委官網消息,山東環保集團成立以來,以提升環保價值鏈、集成環保產業鏈為發展方向,始終堅持聚焦主業,搶抓市場機遇,以技術創新為重點,堅持長短項目結合、輕重資產結合,著力培育核心競爭力,集團環保產業已實現全產業鏈協同與一體化。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12345”發展戰略引領下,該集團主業板塊獲得相應進展,以生物質板塊為例,其總裝機容量為372MW,設計年發電量能力25.9億kWh,年可消納農林生物質燃料量375.95萬噸,規模位居全國前三。并在國內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全竹綠色循環產業園”。
此外,集團的其他業務板塊也表現不俗。如,餐廚垃圾處理板塊,總設計處理能力達3200噸/日,規模位居全國第三;含鉛廢棄物處置板塊,總設計處置能力達163萬噸∕年,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危廢處理業務地域范圍覆蓋山東、湖北、福建、上海等10多個省市,危廢處置規模達到142.33萬噸/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