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涉及衣食住的企業終止了IPO進程。
近日,深市主板申報企業廣州迪柯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迪柯尼”)主動申請終止審核,這是一家定位于中高端品牌商務休閑的男裝企業,旗下擁有中高端都市商務男裝品牌“DIKENI”及輕奢設計師品牌“CARSYDA”。
迪柯尼最早于2022年7月5日預披露了招股書,全面注冊制以后,迪柯尼平移到了深交所,并進行了2輪問詢。在此期間,迪柯尼因其存貨跌價計提政策與同行相比差異較大,被外界普遍質疑為是否存在跨期調節利潤。
另外,迪柯尼在裁員、關閉門店的同時,公司整體業績還能維持穩步增長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被質疑跨期調節利潤
迪柯尼成立于2012年,實際控制人為許才君、鄭雪芬夫婦,二人合計控制公司96.67%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兩人除了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外,還擁有岡比亞共和國永久居留權、幾內亞比紹共和國永久居留權,這是兩個位于非洲西部的國家。
根據招股書披露:2020年-2022年,迪柯尼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99億元、9.20億元和7.92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5278.38萬元、8103.38萬元和7550.74萬元。
迪柯尼2022年的業績下滑較為明顯。該公司在問詢回應中稱,2022年外部因素影響復發,對男裝銷售市場受到一定的沖擊,終端客流量減少,對公司的經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迪柯尼存貨的庫齡,均按照其款式所屬年份及銷售季進行確認,而非入庫時間確認。
招股書顯示,迪柯尼按照“庫齡法”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庫齡1年以內、1-2年、2年以上的存貨計提比例分別為0%、50%、100%,計提政策較為激進,除同業可比公司中的七匹狼對于半年至一年庫齡的存貨按15%計提跌價準備外,迪柯尼各庫齡的存貨跌價準備比例均高于其他可比公司。

較長庫齡的庫存商品越多,意味著迪柯尼的存貨跌價準備也越高。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1.06億元、1.08億元和1.13億元,占公司存貨賬面余額的比例分別為41.48%、33.97%和33.93%。
雖然存貨因被計提跌價準備導致賬面價值較低,但一旦被售出,則將沖減主營業務成本,進而影響利潤,抬高毛利率。
根據招股披露,報告期各期,迪柯尼的綜合毛利率為75.10%、74.91%、72.32%,明顯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50%左右的平均水平。
迪柯尼稱,公司毛利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兩大品牌均定位中高端,各品類定價較高;同時公司主要以直銷為主,直銷渠道銷售毛利率通常高于經銷渠道毛利率。
迪柯尼還在問詢中稱,報告期內,公司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轉銷對利潤的影響金額分別為-2417.23萬元、-246.71萬元、-470.13萬元,各期均導致公司利潤減少,不存在因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準備并轉銷而導致利潤大額增漲的情況,不存在利用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準備跨期調節利潤的情形。

一邊分紅、一邊募資補流
一邊分紅一邊募資補流的情況,在迪柯尼同樣存在。
招股書顯示:2020年及2021年,該公司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為738萬元、5031萬元,而此次募集資金中,迪柯尼擬將7500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對此,深交所要求迪柯尼說明在報告期有現金分紅情況下,利用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合理性。
迪柯尼稱,報告期內現金分紅總額占募集資金的比例僅為8.21%,未能滿足公司擬投資項目的資金需求。報告期各期,公司現金分紅占當期期末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的比例分別為 3.10%、16.47%、0.00%,屬于對公司股東投資的合理回報,與募集資金無沖突關系。
同時,迪柯尼的直銷門店數量在逐年減少。2019年-2022年,迪柯尼的直銷門店數量分別為275家、253家、234家及213家。
此外,迪柯尼的員工數量也下降明顯。2019年-2022年,員工人數分別為1611名、1413名、1239名及1257名,其中,2020 年末較 2019年末減少198人,2021年末較2020年末減少174人。
在減店裁員的背景下,繼續募集資金擴大規模,也存在著一定爭議。尤其是在2021年大規模裁員和關店的情況下,營收卻呈現上漲態勢而被外界普遍質疑。
迪柯尼則給出了不一樣的結論,其認為,門店關閉導致銷售人員數量減少,主要系公司出于提升渠道整體質量的考慮,對部分盈利能力較低的門店進行關閉,在人員減少的情況下,公司 2021年業績實現增長得益于外部因素影響得到管控帶動服裝消費市場回暖、直銷門店整合提升門店整體經營質量、完善的培訓體系和針對性的銷售策略提高人員營銷能力、控制直銷終端銷售折扣水平、經銷商基于服裝消費回暖的趨勢加大采購規模等多方面因素,具有合理性。(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