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反復震蕩之際,內外資機構均密集開展上市公司調研,以挖掘下一階段投資線索。數據統計顯示,5月以來,基金公司調研次數超過880次,其中機械設備、醫藥和計算機為其重點調研對象。摩根資產、高盛集團、安聯保險、Point72等海外資管巨頭頻頻出現在A股上市公司調研名單上。
在多家機構看來,市場短期陷入缺乏主線的觀望狀態,在存量博弈的大環境下,機構將更加關注上市公司業績修復的可靠性和估值的安全邊際。
Choice數據顯示,5月以來,公募基金調研A股上市公司次數合計達到885次,其中,機械設備、醫藥和計算機為重點調研對象。
具體來看,機械設備行業的埃斯頓、祥鑫科技、漢鐘精機分別獲得69家、54家和46家基金扎堆調研;醫藥行業的新天藥業、興齊眼藥、心脈醫療、佐力藥業和魚躍醫療均獲30家以上公募組團調研;計算機行業中,德賽西威、中望軟件和納思達均獲40家以上基金調研。
多家海外資管巨頭也頻頻現身A股上市公司調研名單。以對沖基金Point72為例,5月以來,該機構調研了埃斯頓、協創數據、愛瑪科技、藍帆醫療、白云山等26家公司。此外,高盛集團調研了廣發證券、漢鐘精機、晶澳科技、格林美等11家公司;摩根資產調研了怡合達、埃斯頓、江龍船艇和漢鐘精機;德國安聯保險集團調研了安科瑞、德賽西威
站在當前時點,多家內外資機構認為,市場在經歷年初以來“數字經濟”和“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兩大主線的輪動上漲后,階段性進入主線動能減弱、資金存量博弈的窗口。短期來看,市場在修正預期的過程中大概率仍將維持震蕩,部分業績確定性高且估值相對便宜的行業和公司或將成為未來市場“新寵”。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A股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趨勢已經比較明確,未來增速有望逐季上行。同時,宏觀流動性保持寬松,產業政策積極,估值具備擴張基礎,繼續看好符合科技自立自強及真正受益于AI高速發展的科技板塊,業績大幅改善的出行鏈和業績增速穩步抬升的醫藥、消費板塊,以及行業景氣度保持在較高水平并受益于政策加碼的高端制造板塊。
“策略上我們將圍繞經濟復蘇主線進行布局,主要是消費、地產和基建相關產業鏈等。長期來看,我們也看好有長期成長空間的高端制造、醫藥等板塊,在市場波動時擇機介入。”富達基金股票部副總監、基金經理周文群稱。
興業證券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稱,AI概念行情已經有向傳統行業擴散的趨勢,市場對于“AI+”的關注度也持續提升。興業證券認為,AI行情不局限于TMT,作為通用技術創新,傳統行業也將受益于AI賦能,“AI+”有望成為下一階段行情擴散的重點方向,并成為各行業超額收益的來源,甚至成為新的主線脈絡。
萬家人工智能混合基金經理耿嘉洲表示,AI概念行情持續時間或以年計,當前正處于由AI技術創新所引領的新一輪產業革命的起點。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