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山東企業IPO或將迎來一輪集中申報。
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山東華光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光光電”)、煙臺金泰美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泰美林”)、山東百諾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諾醫藥”)、青島科凱電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凱電子”)IPO輔導狀態近日變更為“輔導驗收”,再加上此前的青島信芯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迪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月中旬以來已有6家山東企業“輔導驗收”,這也就意味著,一旦上述企業輔導驗收順利通過,其申報A股IPO也將集中在一個相對緊密的時間段中。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上述6家企業中,華光光電早在2019年11月就進行了輔導備案,輔導期長達3年半;信芯微2023年1月開始輔導,輔導期僅4個月,其余4家企業都是2022年進入輔導期。從擬上市板塊看,創業板最受魯企青睞,有3家企業輔導內容與創業板有關,2家青睞科創板,1家擬登陸北交所。
華光光電輔導期長達3年半
輔導情況報告顯示,信達證券于2019年11月26日與華光光電簽署了IPO輔導協議,從那時至今一共進行了17期輔導工作,過程堪稱漫長。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輔導期內,華光光電曾存在關聯方代墊員工薪酬、快遞費用和房屋租賃費用,關聯方資金占用等內部控制問題;存在歷史上國有股權變動缺少山東省國資委的備案或批復文件、員工持股計劃不符合《山東省國有企業員工持股試點工作實施細則》等瑕疵。不過經過輔導,信達證券認為,華光光電具備成為上市公司應有的公司治理結構、會計基礎工作、內部控制制度等。
官網資料顯示,華光光電成立于1999年,注冊資本6264.67萬元,總部位于濟南市高新區,擁有濟南和濰坊兩大生產研發基地,主要產品有半導體激光器外延片、芯片、器件、模組和應用產品。
自成立以來,華光光電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模式,被譽為行業內的典范。公司從半導體激光器核心元器件國產化替代入手,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向先進光電子產品和領先解決方案的服務商進軍。截至目前,華光光電已申請專利566項,在國內半導體激光器上游(外延、芯片)的專利申請中,華光光電占比32%(總申請量528項,華光光電169項),在上游企業專利申請數量排名中居第一位。
據介紹,目前,華光光電年產激光外延片5萬片、激光芯片3億粒、激光器器件1億只,中小功率半導體激光元器件產銷規模連續多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是國際上極少數具有研發實力并能量產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及器件的公司之一。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華光光電簽訂輔導協議時,公司計劃在創業板上市。但2021年8月,華光光電根據對所處行業的定位、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及關鍵核心技術等情況的自我評估,認為更符合科創板定位,隨即申請將上市輔導備案變更為擬科創板上市。
為了解華光光電后續上市工作進度及公司最新情況,經濟導報記者5月30日多次撥打華光光電董秘辦聯系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多家企業有新三板掛牌經歷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近期“輔導驗收”的6家魯企中,半數有新三板掛牌經歷,比如華光光電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曾在新三板掛牌;百諾醫藥2022年12月16日在新三板終止掛牌;金泰美林2016年8月在新三板掛牌,今年5月19日剛剛調入創新層。
“有新三板掛牌經歷的企業,相對來說公司治理及內控制度更完善一些,這也使得新三板掛牌企業正成為山東上市后備軍中的重要力量!遍L期關注新股市場的濟南某私募基金投資經理馮悅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資料顯示,金泰美林位于煙臺市經濟開發區,主要致力于高科技結構陶瓷及陶瓷球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2年獲評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和山東省瞪羚企業,其主導產品KOWOV系列陶瓷球閥獲得多項專利,具有耐腐蝕、耐高溫、抗高壓及耐磨損等特性,廣泛應用于環保能源、鋼鐵冶金、石油化工、煤化工、磨具磨料、多晶硅/有機硅等行業惡劣、苛刻工況下的流體控制。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和2022年,金泰美林營業收入分別為6080.24萬元、13437.44萬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05.29萬元、3436.98萬元,2022年在收入翻番的基礎上,凈利潤增長近3倍。
按照規劃,金泰美林擬申請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數量不超過1200萬股(未考慮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發行底價11元/股,募集資金將用于年產10000臺(套)陶瓷閥項目、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百諾醫藥位于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2016年3月在新三板掛牌,是一家以醫藥研發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據介紹,百諾醫藥利用多年積淀的醫藥研發經驗和不斷創新的研發技術,為客戶提供包括項目立項、藥學研究、生產工藝開發、生物樣本檢測、臨床試驗、藥品注冊申請、上市后不良反應監測等服務,通過專業化的研發服務幫助客戶加快藥物上市速度、控制研發風險、提高藥品質量、降低研發成本。
2020年和2021年,百諾醫藥營業收入分別為11933.54萬元、25429.93萬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62.84萬元、8371.17萬元,2021年業績出現爆發式增長。2022年上半年,百諾醫藥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170.17萬元、4456.74萬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輔導協議簽訂時的信息顯示,百諾醫藥擬在創業板上市。
魯企排隊大軍將迎“生力軍”
5月迎來“輔導驗收”的青島企業有兩家,除了海信視像(600060.SH)擬分拆在創業板上市的信芯微外,科凱電子1997年在青島注冊成立,2005年開始從事集成電路微電路產品的研制,已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等稱號。
官網信息顯示,科凱電子注冊資本34000.04萬元,主要從事專用集成電路、混合集成電路及微電路模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電機驅動器、光源驅動器、信號控制器以及電源模塊等其他微電路產品。根據輔導協議,科凱電子同樣擬在創業板上市。
位于威海的迪嘉藥業致力成為世界一流的高端化學制藥公司,主要生產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和海洋生物制品,主要產品包括心腦血管類、降血糖類、降血脂類等。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迪嘉藥業擬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經濟導報記者通過Wind查詢了解到,截至5月30日,不考慮2017年暫緩發行的鑫廣綠環再生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共有48家企業在A股排隊,其中豪江智能正在發行,?淳W絡、天罡儀表、中創軟件已在證監會注冊,晶導微、乖寶寵物、盤古智能已報送證監會,日日順、博苑醫藥、新恒匯已審核通過,國子軟件、泰豐智能則即將上會審議。
從排隊企業所在城市看,青島最多為12家,濟南8家緊隨其后,其他城市中,濟寧5家、德州4家、濰坊3家、煙臺2家、淄博2家、濱州2家、聊城2家、泰安2家、威海2家、臨沂1家、東營1家、日照1家、棗莊1家。
如果進入“輔導驗收”期的上述6家企業能很快遞交IPO申報材料的話,山東的排隊大軍將迅速擴容,排隊企業將超過50家,青島、濟南的排隊企業數量將進一步拉開與省內其他城市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