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為促進公益行業更好發展,針對有賬號試圖以“助農”“助困”“助殘”為由編造不實場景、實施虛假公益等行為,近日,抖音官方發布了關于抖音公益內容治理的最新規范。
新規要求“賬號如在平臺發起慈善募捐,主體需持有相關資質并按照規定認證”“無資質的賬號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平臺發起慈善募捐,包括但不限于利用電商銷售等方式變相募捐”。另外,新規明確要求“公益類賬號,不得進行直播打賞、電商銷售等營利性行為”。
具體規范如下:
1.賬號如在平臺發起慈善募捐,主體需持有相關資質并按照規定認證;政府、媒體等其他賬號如在平臺發起慈善募捐,需自身持有相關資質,或與有資質機構聯合進行。
2.無上述資質的賬號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平臺發起慈善募捐,包括但不限于利用電商銷售等方式變相募捐。
3.公益類賬號,不得進行直播打賞、電商銷售等營利性行為。
4.嚴禁以公益為由,博取關注、騙粉騙贊、非法獲利。如發布擺拍、“貧困悲慘”、夸張凸顯社會與家庭矛盾等不實信息內容,或借助發布“助農”“助老”“助殘”“助困”等內容,謀求商業變現。
5.按照規定認證后的公益類賬號,需由申請機構或個人自主運營,不得交由第三方MCN機構或他人代為運營。

針對虛假助農類內容,平臺有何治理與打擊?抖音稱,按照規定,嚴禁以公益為由,博取關注、騙粉騙贊、非法獲利。如,發布擺拍、“貧困悲慘”、夸張凸顯社會與家庭矛盾等不實信息內容,或借助發布“助老”“助殘”“助困”等內容,謀求商業變現。
同時,平臺加大巡查力度,尤其對發布“生活困難”“房屋破舊”“老少留守人群”等內容,且存在營利性行為的賬號,實施重點排查。平臺對已查實存在編造、騙取愛心、不當營銷的“偽公益”內容與賬號,給予嚴格處置。
抖音表示,2023年4月至今,抖音已經下架相關視頻1131個,對3518個賬號進行了無限期封禁等處置,并抹除其不當獲取的新增粉絲,取消其變現功能權限。
上述內容管理規范已經開始試運行,并將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抖音呼吁廣大用戶與平臺一起共同維護健康有序平臺環境,如發現平臺上存在違反上述規范的內容,可進行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