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威海廣泰(002111.SZ)7月13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可轉債發行申請獲得深交所審核通過。
威海廣泰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應急救援保障裝備生產基地項目(一期)、羊亭基地智能化改造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公司將重點圍繞滅火、救援保障兩個應急救援保障功能模塊,研發、生產具備高技術含量的專業化、智能化消防應急救援裝備,提高公司應急救援保障裝備產能,提高公司競爭力。
根據公告,威海廣泰通過技術外延的方式,延伸公司業務鏈,布局應急救援保障裝備產業、無人機裝備產業、移動醫療裝備產業,從單一空港業務向空港裝備、空港維修保障、應急救援保障裝備、無人機裝備、移動醫療裝備等多業務領域拓展,逐步成長為一家高端保障裝備供應商,公司客戶涵蓋航空公司、機場等。
資料顯示,我國從事空港裝備的企業數量較少,且大部分企業的規模較小,多數公司僅生產技術含量較低、單價較小的產品。除威海廣泰、中集天達等少數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十億元,其他多數企業收入規模相對較低,行業頭部效應明顯,集中度較高。同時因空港裝備作為飛機的配套專用裝備,對產品的安全性要求極高,客戶對供應商的嚴格甄選使得新競爭對手難以進入,形成行業壁壘。
公司通過與機場、航空公司的長期合作,形成了較為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相較于其他廠商較為單一的產品體系,公司擁有細分空港裝備產品數百種,可以為一個新建機場提供一站式打包服務,提供機場所需的全部空港裝備。另外,公司在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的電動產品領域持續引領行業發展。
目前,公司的空港產品已在60多個國家或地區實現銷售,覆蓋數百座機場,交付產品超過2萬臺。公司的空港裝備獲得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知名度。
在技術創新方面,公司是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商務部認定對外援助物資項目總承包企業,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空港地面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公司參與起草或修訂國家標準5個,行業標準4個,形成了全方位的競爭優勢。
隨著空港裝備的產品持續豐富,羊亭基地現有產線已趨于飽和。公司稱,本項目的實施將助力羊亭基地突破產能瓶頸,有利于公司滿足下游市場的廣闊需求,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整體實力,進一步提升空港裝備業務的市場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