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7月14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為方便全省群眾異地就醫和外省群眾來魯就醫,省醫保局不斷完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持續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努力提升異地就醫的便利性和滿意度。
全省開通住院聯網定點醫療機構4205家
“不斷優化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體系,可以概括為‘簡、通、消、放、降、惠、提’。”山東省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左毅介紹,“簡”就是簡化異地就醫人員分類;“通”就是開通自助備案服務;“消”就是取消備案證明材料;“放”就是放開異地就醫醫療機構限制;“降”就是降低首先自付比例,將臨時外出就醫首先自付比例統一降到10%以內;“惠”就是升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民政策,今年1月1日起,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可在門診結算前或者住院5天之內補辦備案,提供相關證明可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醫保待遇等;“提”就是統籌考慮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和支持基層就醫,今年出臺了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升醫保服務水平的12條措施,支持基層醫療機構發展,促進群眾基層就醫。
左毅表示,自國家啟動異地住院直接結算試點以來,山東省結合人口大省、醫療大省等特點,按照先急后緩、先立后優的原則,先行先試、加快落實,實現了從省內到省外、從職工醫保到城鄉居民醫保、從基本醫保到大病保險、從住院費用到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費用的全覆蓋式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同時,山東省不斷擴大醫療機構覆蓋范圍。按照能納入盡納入的原則,不斷增加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醫療機構數量,增強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的可及性。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開通住院聯網定點醫療機構4205家,在全國率先實現具有住院功能的定點醫療機構全覆蓋;開通普通門診聯網定點醫療機構6800家,實現一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全覆蓋;開通門診慢特病聯網定點醫療機構2980家,開通數量居全國前列。
以上措施,不僅方便了全省參保人員異地就醫,也方便了外省參保人員來山東省就醫。2020年以來,全省累計異地就醫備案756.13萬人次,其中,跨省異地就醫備案125.27萬人次、省內跨市就醫備案630.86萬人次;共為全省參保人員直接結算1028.2萬人次,其中,跨省直接結算319.79萬人次、省內跨市直接結算708.41萬人次;共辦理外省參保人員來魯就醫直接結算217.8萬人次。
APP、小程序即可完成結算流程
山東省醫療保險事業中心主任王京波介紹,目前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流程可以概括為11個字,即:先備案、選定點、持碼(卡)就醫。
“先備案”是指在異地就醫之前辦理備案或按規定補辦備案,這是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前提,因為參保人員只有通過辦理備案、選定就醫地,才能將參保信息關聯到就醫地的醫療機構。目前,山東省已經開通自助備案服務,參保人員可通過愛山東APP、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魯醫保”小程序、“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各地市醫保部門官網等渠道,隨時、隨地自助申請備案,而且免材料、免審核,即時提交、即時生效。需要說明的是,目前需要備案的包括離魯跨省異地就醫和省內異地長期居住,而跨省急診搶救和省內臨時外出就醫無需備案。
“選定點”是指通過備案選定就醫地后,參保群眾可根據自己的就醫需求,自行選擇就醫地的聯網醫療機構進行就醫。目前,根據醫療機構的級別、服務能力不同,住院、普通門診、門診慢特病的聯網醫療機構范圍也不同。具體的異地聯網醫療機構名單,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魯醫保”小程序等途徑進行查詢。
“持碼(卡)就醫”是指在異地就醫及結算時,應出示醫保碼或社保卡,醫保碼就是醫保電子憑證,這主要是為了方便識別參保人員的身份信息和對應的醫保待遇。沒有帶實體卡的參保人員,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在醫療機構掃碼設備支持的情況下,通過醫保電子憑證完成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實行“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簡單說就是,異地就醫時哪些項目、耗材、藥品能納入醫保報銷,按照就醫地的目錄和規定執行,而具體的報銷比例是多少、最高能報多少,則按照參保地的政策和規定執行,這與本地醫保待遇結算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