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當前新發展階段下,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撐。金融服務跟上去燃動發展引擎,科技型企業不斷邁上新臺階。國新辦7月14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36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727億元,增速為25.1%,存量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50%,同比下降39個基點。
通過金融體系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成為當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面。上半年最新金融數據透露出我國科技型企業貸款保持較快增長,服務質效明顯提升的新態勢。
在撐起科技大創新,產業鏈布局走實走深的當下,金融服務質效的提升還尤其表現在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持續支持上。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增速已連續14個月保持在20%以上。截至6月末,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余額為2.72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598億元,增長速度為20.4%,存量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09%,同比下降39個基點。
實際上,初創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通常具有較高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當下的科創金融服務規模、結構和服務手段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據工信部相關統計,87%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存在融資需求,僅37%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近三年獲得、申請了銀行貸款。
科技型企業正在成為我國創新創造的主力軍。金融在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中被賦予新擔當。今年6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強調要把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
進一步豐富金融工具,發展金融市場,健全配套政策,推動金融資源更多投向科技型企業,是金融機構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題已點,如何解?央行已指明五大方向:推進科技信貸服務能力建設;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發揮保險和融資擔保機構風險分擔作用;強化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外部支撐;統籌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與防范金融風險。這不僅是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金融服務的接力賽,同時也是一場促進我國金融體系提升服務質效的創新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