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山東百年鐘表品牌煙臺北極星,在去年底完成混改后,最近又有新動作。經濟導報記者最新獲悉,8月初,煙臺北極星鐘表(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極星”)獲得孔雀表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孔雀集團”)1200萬元增資,注冊資本增至13563.46萬元,孔雀集團持股比例增至63.5%,國豐控股擁有36.5%股權,目前工商登記已經變更完畢。
此前的2022年11月,煙臺北極星國有控股有限公司60%國有股權轉讓項目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正式掛牌,經過兩次公開征集意向受讓方,最終孔雀集團以6244.66萬元的掛牌價,入主成為新的控股股東,擁有北極星控股公司60%的股權,公司名稱也隨即變更為煙臺北極星鐘表(集團)有限公司。
“按照混改協議,孔雀集團將從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為北極星發展賦能。”北極星相關人士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此次增資既是對“混改協議”的進一步落實,也是推動北極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環節,將開啟鐘表傳統產業發展的新征程。而在《合資合同》等協議上,關于重要事項國有股權依然擁有決策主導地位。
據介紹,增資后北極星將通過技術改造、三項制度改革、提升品牌形象等途徑,推動企業環山路手表工業廠區、福山工業廠區技術改造和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落實北極星高質量發展。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混改完成后,北極星2023年上半年開啟了扭虧為盈的新局面。在經營拓展方面,北極星中標天津軌道交通B1線、成貴高鐵廣西段、貴州段,赤道幾內亞機場等項目,為中國自主建造的全球最大噸位客滾船研制生產北極星艦船子+母鐘系統,并已完成安裝調試檢驗運行工作。
不過,在北極星方面看來,企業若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從根本上打破企業發展瓶頸,需要從鐘表精密制造出發,突出優勢,補足短板,也需要孔雀集團真正為北極星發展賦能。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孔雀集團前身為“遼寧手表廠”,始建于1957年,經過66年的發展,在產源地中國丹東打造了中國陀飛輪手表制造基地,掌握了代表國際手表制造高精尖技術水平的機械機芯、超復雜機芯設計制造能力。2022年,孔雀集團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
據介紹,孔雀集團將從品牌建設、市場拓展、工藝創新、產品迭代、產能整合等諸多方面,按計劃、分階段、有步驟地持續賦能北極星,將北極星鑄造成植根煙臺、輻射全國、走向世界的集品牌引領、智能制造、持續創新發展的鐘表產業集團。
7月28日,在孔雀集團—百萬只高端機械表機芯智能研發制造平臺啟動儀式上,北極星股東雙方簽訂戰略協議,共同探討在煙臺市或相關區域共建鐘表數字化精密制造產業園,打造國內領先的鐘表數字化精密制造產業集群,這為煙臺鐘表業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
北極星相關人士表示,北極星未來依然根植煙臺,將在雙方股東的共同支持下,參與到中國鐘表制造行業的整合中,助力北極星成為鐘表“國家隊”的一員,向世界鐘表制造業梯隊發起沖鋒,也為5年后達到上市條件做好充足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