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9月18日10點30分,隨著山東省交通運輸事業服務中心主任安圣兵下達“開始作業”命令,裝載著70TEU約2000噸進口大豆的“魯清101”號在博興港開啟卸船作業。該航次由龍口港駛出經壽光港集港河海轉運至博興港,標志著小清河復航以來,正式開啟河海聯運物流新模式。
小清河串起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五個工業大市,據《小清河復航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預測,2030年、2040年小清河的水運需求將分別達到4020萬噸、4820萬噸。運能相當于再造一條膠濟線。
山東海洋集團作為小清河沿線港口項目的建設開發及運營管理主體,勇于踐行國企擔當,主動創新作為,積極開拓小清河河海聯運市場,著力為沿線及腹地企業提供經濟便捷的物流產業鏈服務。河海聯運啟動前,山東海洋集團高度重視、超前謀劃,在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山東海事局、濱州海關及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動會同山東港口煙臺港集團、渤海灣港集團、香馳控股、龍口誠信車輛服務公司等業務單位科學設計運輸方案,密切溝通,高效配合,確保了聯運高效順利完成。與這批進口大豆同時起運的還有裝載有2200噸鋁礬土,由萊州港出發經壽光港轉運至章丘港的“魯清001”號,預計9月19日到達章丘港。
近期,省委、省政府先后頒布出臺《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關于支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小清河航道通行費和船舶過閘費收費標準的通知》等政策,進一步激發了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小清河在山東已經逐漸開始釋放“黃金水道”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