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聚力項目提升 開創強省會建設新局面”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5場,市民營經濟局圍繞“賦能民營項目建設,促進發展活力提升”相關情況進行介紹。
濟南市民營經濟局局長李軼鋒表示,2024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全市民營市場主體152.3萬戶,占全市市場主體的98.6%,其中,民營企業數量62.1萬戶,占全市企業數量的95.2%;實現進出口總值1549.8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6.7%;新增城鎮就業17.9萬人,占全市新增就業人數的83.1%。
2025年,濟南市民營經濟局將聚焦“項目提升年”重點任務,突出抓好“三個方面”。
突出抓好民間投資。加力政策支持,制定出臺全市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優選符合濟南市主導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民間投資項目,給予融資促進、要素供給等方面支持,推動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加快建設。加大項目服務力度。發揮市委財經委月度例會以及全市經濟運行調度會機制作用,健全市區聯動、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抓好抓實民間投資項目“三張清單”,強化過程管理,及時協調解決項目遇到的困難問題,加快項目建設。建立全市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和民營企業投資機會清單。充分利用國家和省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爭取濟南市更多優質項目納入到國家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持續發布民營企業投資機會清單,組織線上、線下項目推介和對接交流活動,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向民營企業開放。
突出抓好招商引資。盯緊重點項目,以新質生產力優質項目為重點,聚焦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行業領軍企業等“實力派”和濟南市四大主導產業、重點標志性產業鏈項目,實施精準招商。健全協同機制。建立健全與市直部門、區縣之間的信息和數據共享機制,推動形成從項目引入到落地的全流程閉環管理體系。按照“一基金+多園區”的發展目標,聯合組建產業基金,依托資本優勢,賦能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創新招引方式。積極創新招商引資新路徑,探索“央企產業基金+地方產業基金”模式的更多創新應用,促進更多優質項目落地濟南。
突出抓好營商環境。強化要素支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聚焦民營企業在項目建設、融資投資、技術創新、人才招引等方面的要素需求,開展“找訂單、找資金、找載體、找人才、找技術、找數據”等“六找”行動。強化政策供給。出臺《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跟蹤《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適時研究制定濟南市落實舉措。強化訴求解決。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鮮明導向,發揮“海右親清會客廳”作用,重點圍繞“項目招引、要素獲取、優化環境、權益保護”等方面問題,采取進項目、進企業、進園區等方式,現場聽取意見建議,解決有關問題訴求。建立“收集、交辦、辦結、銷號”的閉環式工作模式,確保企業訴求及時受理、高效辦理、真實反饋。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