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清潔能源體系建設又有新動作。經濟導報記者從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官微獲悉,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決定,核準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等5個核電項目共計10臺機組。其中,山東海陽核電5號、6號機組工程是海陽核電項目擴建工程,已納入國家“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和山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單臺機組額定電功率1300兆瓦,并將同步具備單機組不低于900兆瓦的供熱能力。

海陽核電是山東省首座開工建設并投運的核電站,由國家電投集團山東核電開發建設,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和1臺一體化小型堆,并預留兩臺擴建余地。一期工程1號、2號機組是世界首批三代核電項目,是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2019年1月全面建成投產;二期工程3號、4號機組于2022年7月開工建設。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突出抓好清潔能源體系建設。開工招遠一期、石島灣核電2號機組,爭取獲批海陽三期、萊陽一期等核電項目。
此次核準的5號、6號機組工程建成投運后,年發電量可達609億千瓦時,約可滿足7000萬居民全年的用電需求,節約標煤消耗185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863萬噸、二氧化硫約15.8萬噸、氮氧化物約13.7萬噸,相當于種植闊葉林13.4萬公頃,約可覆蓋5個泰山;同時,供熱能力將達1.6億平方米,可滿足25個縣級市的清潔取暖需求。
多年來,山東核電完成了國家賦予的三代核電自主化使命,首創核能商用供熱品牌“暖核一號”,建成世界最大的熱電聯產核能基地,開創了我國核能綜合利用新路徑,打造了核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每年創造就業崗位約5000個,高峰期可達2萬個;助力地方成立海陽和萊山兩個核電裝備制造工業園區,吸收投資逾千億元,形成包含設計研發、加工制造、運營服務的三代核電產業鏈,讓綠色能源與地方發展同頻共振。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