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煙臺藍天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合作簽約暨煙臺長輸供熱公司成立儀式舉行,這標志著預計總投資43.5億元、規劃總長度84.8千米的煙臺長輸供熱管網項目正式啟動。
據了解,該項目是煙臺市推進“清潔取暖、低碳供熱”的重點民生項目,通過建設長輸管線,將清潔能源送向城區部分下游供熱公司,再由供熱企業將熱能輸送到終端用戶。屆時,不僅能有效彌補城區現狀供暖熱源能力不足的問題,還能實現低碳清潔供暖。項目建成后,可覆蓋黃渤海新區、福山區、芝罘區、萊山區四區供熱面積4640萬平方米,每年可為煙臺市減排二氧化碳超百萬噸。
山東高速在長輸供熱公司持股44%
企查查信息顯示,新成立的煙臺長輸供熱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熱力生產和供應;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合同能源管理等。該公司由煙臺當地國企煙臺能源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1%,山東高速持股44%,毅康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其中,煙臺能源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煙臺藍天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的企業,毅康科技有限公司由山東高速持股51%。
簽約儀式上,山東高速黨委書記、董事長傅柏先表示,將充分發揮山東高速在產業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等領域的專業優勢,著力打造高效、低碳、智慧化的城市供熱體系,助力煙臺能源結構優化與碳減排目標實現。
綠色低碳轉型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廣闊,我們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深度參與省內風、光、地熱、儲能等新能源產業開發,拓展新能源產業板塊,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注入綠色動能。”山東高速集團能源環境部副部長周鵬飛表示。
海陽核能兩機組可滿足25個縣級市取暖需求
作為國家“十四五”重點項目,山東海陽核能供熱在煙臺供熱管網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國家電投集團旗下山東核電有限公司從2018年開始核能供熱的探索與實踐,2019年建成“暖核一號”一期項目,該項目是我國首個核能商用供熱工程,實現了核能供熱從園區級到縣域級再到跨地級市的持續突破。2021年投運二期項目,使海陽成為我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2023年三期項目首次實現了核能供熱的跨地級市發展。
據了解,“暖核一號”工程至今已安全穩定運行五個供暖季,為煙臺海陽、威海乳山累計提供零碳熱量901萬吉焦,2026年核能供熱將擴展至青島地區。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決定核準山東海陽三期工程等核電項目。海陽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和1臺一體化小型堆。其中,1、2號機組是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累計發出清潔電力超1280億千瓦時;3、4號機組目前已正式開工,預計將于2027年全面投產。
作為此次獲得核準的核電項目之一,國家電投集團山東海陽核電5、6號機組工程是海陽核電項目擴建工程,已納入國家“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和山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單臺機組額定電功率1300兆瓦,并將同步具備單機組不低于900兆瓦的供熱能力。
據山東核電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此次核準的5、6號機組工程建成投運后,海陽核電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完全采用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的核能基地,年發電量可達609億千瓦時,同時,供熱能力將達1.6億平方米,可滿足25個縣級市的清潔取暖需求。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