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數據局綜合司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2025年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缎袆臃桨浮肥菄覕祿质状蜗虻胤綌祿芾聿块T印發的指導開展數字中國建設的文件。
近年來,山東深度促進數實融合,激發數字經濟“強引擎”,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2024年數字經濟總量占GDP比重超過49%,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突破9.5%。
數字經濟的浪潮正澎湃涌動。山東省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以“數”賦能、借“數”興業,走出了一條以數字技術驅動產業升級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用智能化突破核心技術
在山東日照臨港新能源及海工裝備制造集群中,作為三一重能華東戰略布局核心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三一重能(日照)風電設備制造基地,憑借智能化技術脫穎而出,打造了風電行業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示范產線,自投產起便備受各界關注。

走進這座高度智能化的生產車間,鮮少見到作業人員的身影。在約三米寬的過道上,搭載大型前底架部件的AGV智能搬運機器人沿著預設軌跡平穩前行,精準完成轉向泊位動作。機械臂群組默契協同,從重達50噸的輪轂穿裝,到實現毫米級精度的螺栓對位緊固,每個生產環節都彰顯著智能化制造的精準與高效。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下,該基地構建起覆蓋全流程的智能生產體系。百余臺智能裝備與數十套工業機器人緊密協作,從原材料倉儲到成品出庫形成完整的自動化鏈條。其中,主機、輪轂等核心部件裝配線尤為亮眼,借助視覺識別與力控感知技術,將裝配精度提升至微米級,整體生產效率提高超30%。
“基地創新應用自主研發的脈動式柔性產線,突破傳統定點裝配模式。通過AGV智能物流系統,實現6.XMW、15.XMW多機型混線生產,設備利用率提升4倍的同時,顯著增強作業安全性! 三一重能制造本部副本監楊博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

在輪轂生產區,工業機器人集群正有條不紊地執行精密裝配工序。直徑超兩米的輪轂貼面與基座實現全自動對位,高強度螺栓同步穿插裝配,全過程無人化作業。談及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帶來的變化,楊博表示:“傳統工藝需多名工人操作行車完成數噸級貼面吊裝,單臺輪轂數百個螺栓的緊固需熟練工耗時一天。如今通過預設參數,三臺機械臂協同作業,相同工序僅需一小時即可完成,后臺實時監控系統確保毫米級誤差管控。”
三一重能(日照)基地的實踐,正是山東制造業擁抱數字經濟升級的生動寫照。當下,山東正加速構建數字經濟新高地,不僅在產業互聯網領域培育出多個國家級雙跨平臺,還依托濟南、青島等數字經濟核心城市,推動數字服務外包向高端化邁進。眾多制造型企業也積極加大研發投入,聚焦大型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突破關鍵技術,推動產業升級。以數字經濟為核心,山東深挖資源潛力、精準適配場景、強化要素供給,著力搭建全鏈條、可閉環、有活力、有韌性的產業生態。
5G-A賦能產業園區夯實基建
近年來,信息通信業圍繞國家戰略,持續深化數字技術與各行業融合,不斷夯實數字基建底座。作為5G向6G演進的關鍵階段,5G-A技術在推動產業升級、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愈發凸顯戰略價值。山東憑借深厚的經濟與制造業底蘊,勇當數字經濟排頭兵,積極探索5G-A技術創新應用的“山東模式”。
在青島,一批標桿項目正成為5G-A賦能產業的生動樣本。青島聯通承建的“基于5G+邊緣計算的中加特變頻一體化智能工廠項目”,直擊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痛點。通過5G+MEC算網融合技術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深度耦合,疊加生產設備的數字化改造,成功打通通信技術(CT)、運營技術(OT)與信息技術(IT)的壁壘,打造出5G全連接工廠范本。
“該項目不僅完成工業和信息化部試點示范任務,更入選卓越級智能工廠,為行業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表椖控撠熑私榻B。這種創新模式實現了設備數據實時采集、生產流程智能調度,推動生產效率提升超30%,能耗降低15%。
在海爾上合冰箱互聯一工廠,青島聯通構建的5G專網成為生產線的“數字神經”!5G專網讓生產線與平臺應用實現毫秒級交互,設備故障率下降了20%!惫S技術人員表示。更值得關注的是,5G+AI質檢技術在此落地生根。依托5G+MEC邊緣計算架構,AI算法下沉至生產一線,AI攝像頭采集的數據在本地實時分析,既保證了業務低時延響應,又實現數據不出園區。“以前人工質檢需要30分鐘檢測一臺冰箱,現在5G+AI系統僅需1分鐘,準確率還從92%提升到99%!辟|檢工程師感慨地說。

青島電信與賽輪青島工廠聯合打造的“5G+工業互聯網輪胎智能工廠示范線”同樣頗具亮點。走進數智化車間,智能成型機以38秒每條的速度高效運轉,自動化物流系統精準調度物料。“每一條輪胎在成型時都會植入RFID芯片,成為‘數字輪胎’!辟愝喒S負責人介紹,“通過5G網絡,我們能實時追蹤輪胎從原料采購、生產制造到用戶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數據,實現質量追溯與精準服務!边@種創新模式讓輪胎生產效率提升40%,產品不良率降低至0.3%。

從智能工廠到智慧車間,從算網融合到數據閉環,隨著5G-A技術在能源、交通、醫療等更多領域的滲透拓展,山東正以數智化轉型為引擎,加速構建全鏈條、高韌性的現代化產業生態,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新引擎”成關鍵變量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浪潮中,數字經濟已然成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重塑區域競爭力的“關鍵變量”。作為全國經濟與制造業大省,山東深諳此道,將數字賦能置頂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標行動,全力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制高點。
2025年4月,山東數字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數字強省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這份綱領性文件圍繞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數字經濟動能培育、數字政府效能創新等8大戰略方向,系統部署27項重點任務,為打造數字強省、智慧山東繪制清晰路線圖,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堪稱山東數字經濟發展的“先手棋”。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數字強省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以建設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為契機,強化全生命周期數據資源管理,構建數據確權、流通、交易全鏈條制度體系;推動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實現數據“直達基層”;聚焦低空經濟、城市治理、智慧交通、醫療健康等領域,加速數據產品研發與場景創新。
山東數字經濟發展成績單亮眼。為進一步激活數字經濟新動能,山東省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東將從推動實數深度融合發展、推動數字產業集聚發展、完善數字經濟支撐體系三個方面協同發力,全力推進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力爭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94%左右,培育50個引領行業的“晨星工廠”;加快省級產業大腦能力中心建設,爭創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布局5個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區。
“山東正通過構建全鏈條數字生態,推動數字經濟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鄙綎|省大數據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車間里的工業機器人到田間地頭的智能設備,從城市大腦的高效運轉到數據要素的有序流通,山東正以數字之力書寫經濟轉型升級的新篇章。
(大眾新聞· 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