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百龍創園(605016.SH)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青島恩復開金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下稱“青島恩復”)及其一致行動人嘉興恩復開金投資合伙企業(下稱“嘉興恩復”)、郭恩元通過大宗交易減持328萬股,持股比例由10%降至8.98%。
這是百龍創園自今年3月份公布股東減持計劃后披露的第四次減持情況。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股價在減持周期內呈現上漲趨勢,從4月9日低點的15.03元/股一路攀升至5月27日的28.49元/股,漲幅近90%,而這恰好與代糖概念的市場熱度飆升形成時間重疊。
股東減持、股價上漲
具體來看,青島恩復減持280萬股(持股比例從6.74%降至5.88%),嘉興恩復減持48萬股(持股比例從1.10%降至0.95%),而一致行動人郭恩元未參與減持。2025年一季報顯示,青島恩復、嘉興恩復分別為該公司第二、第七大股東。
從成本結構看,青島恩復和嘉興恩復是IPO前股東,根據2021年IPO披露信息,深圳恩復開金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青島恩復原名稱)在IPO前持股14.42%,嘉興恩復在IPO前持股2.42%。
早在2023年,青島恩復和嘉興恩復就多次減持。步入2025年,青島恩復和嘉興恩復進一步加快了減持的步伐。于2025年5月26日披露的這次減持可以追溯至3月13日百龍創園發布的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公告。
減持股份計劃顯示,百龍創園股東青島恩復及一致行動人嘉興恩復計劃自4月8日至7月7日以大宗交易方式進行減持,其中,青島恩復計劃減持不超過1356.96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4.2%;嘉興恩復計劃減持不超過242.31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0.75%。擬減持原因均為自身資金需求。

4月14日、4月21日、5月14日百龍創園分別披露了股東權益變動相關公告,截至5月13日,青島恩復共減持682.48萬股,減持比例為2.11%;嘉興恩復減持了121萬股,減持比例為0.37%。
算上5月26日披露的減持情況,自今年披露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后,青島恩復已合計減持862.49萬股,減持比例達2.97%;嘉興恩復已合計減持169萬股,減持比例達0.52%。

值得注意的是,百龍創園股價于4月9日達到今年來的最低點15.03元/股,此后公司股價波動上漲。公告當天(5月26日),百龍創園漲幅為2.86%,報收26.93元/股。5月27日,百龍創園繼續上漲,漲幅為5.79%,報收28.49元/股。
百龍創園近期股價上漲與代糖概念熱度高增息息相關。具體而言,wind資訊代糖指數從4月9日到達666.24點的最低點后,波動上漲,截至5月27日收盤,該指數報收910.76點。
獲多家券商看好
百龍創園是全球領先的食品添加劑企業,主要產品包括益生元系列、膳食纖維系列、健康甜味劑系列和其他淀粉糖(醇)系列。其中甜味劑(又稱為代糖),是指能賦予食物甜味的食品添加劑,在提供甜味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保障人體身體健康,該公司生產的健康甜味劑系列產品主要為阿洛酮糖。
2024年百龍創園收入、利潤均高增。該公司2024年年報顯示,該年營收11.52億元、同比增加32.64%,歸母凈利2.46億元、同比增加27.26%,扣非凈利2.31億元、同比增加31.72%;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境內外客戶需求增長公司產品銷量增加;二是2024年5月公司“年產3萬噸可溶性膳食纖維項目”和“年產1.5萬噸噸結晶糖項目” 投產,產能釋放帶動銷量和收入增加。
2024年,健康甜味劑系列產品實現收入1.56億元,同比增長13.85%,主要是得益于境外市場對該產品需求的增長,該產品占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14.12%,已經成為其重要的業務板塊和收入利潤來源。
步入2025年,百龍創園業績繼續增長。2025年一季報顯示,2025第一季度營收3.13億元、同比增長24.27%,歸母凈利0.81億元、同比增長52.06%,扣非凈利0.82 億元、同比增長59.98%。
第一季度該公司主要產品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其中健康甜味劑的表現格外突出。相關數據顯示,健康甜味劑實現收入0.5 億元,同比增長105.3%,實現翻倍。

今年來,百龍創園獲得了不少券商“買入”“增持”“強烈推薦”“優大于市”等評級。例如申萬宏源證券在研報中維持對該公司的增持評級,其表示:“公司是國內健康食品添加劑的主要生產企業,2024年可溶性膳食纖維和結晶糖項目的陸續達產,同時特色產品阿洛酮糖(健康甜味劑系列產品)在國內即將獲準上市以及歐盟獲批進度的持續推進有望帶來需求的增長,公司已成功切入該領域,靜待放量。”
方正證券分析師王澤華認為百龍創園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會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2024年新建結晶糖項目產能投產后,公司生產鏈條進一步延伸、價值鏈得到提高,健康甜味劑毛利率顯著提升;二是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原材料價格如玉米淀粉、蔗糖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三是規模效益顯現。
方正證券同樣看好該公司的未來表現,并維持對其“強烈推薦”評級。王澤華表示:“我們預計,在多重因素的積極影響下,2025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再上臺階。”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