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亞星化學(600319.SH)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和資本結構調整、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濰坊亞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亞星新材料”)引入戰略投資者。
據悉,亞星新材料擬按照約7億元的投前估值進行融資,本輪融資總金額為2.20億元,資金將主要用于亞星新材料主營業務相關的支出等。其中1.89億元增加亞星新材料注冊資本,剩余約3140萬元計入資本公積。
“本次引入戰略投資者是為了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新項目建設進程;同時,亞星化學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有利于嫁接國有資本資源優勢,有效促進良性運營和可持續發展,符合該公司整體戰略發展規劃和長遠利益。”一位接近亞星化學的知情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持股比例將由100%變為76.08%
從投資者認購情況來看,山東動能嘉元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動能嘉元”)擬投資1億元認購亞星新材料新增注冊資本8572.74萬元;國運綜改致勝(青島)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國運綜改”)擬投資8000萬元認購亞星新材料新增注冊資本6858.19萬元;山東省國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控資本”)擬投資2500萬元認購亞星新材料新增注冊資本2143.18萬元;山東國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投資產”)擬投資1500萬元認購亞星新材料新增注冊資本1285.91萬元。
據介紹,亞星化學、亞星新材料正與動能嘉元、國運綜改、國控資本、國投資產簽署相關協議。
經濟導報記者查詢獲悉,動能嘉元的出資人包括山東省新動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東省新動能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國運綜改的主要出資人為國盛資盈綜改(青島)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國控資本的唯一出資人為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國投資產的唯一出資人為山東省國控資產運營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本次增資已取得濰坊市國資委批復。

亞星化學方面介紹,公司放棄本輪融資的優先認購權。本輪融資完成后,對亞星新材料的持股比例將由100%變更為76.08%,亞星新材料仍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仍納入公司的合并報表范圍。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亞星新材料凈利潤為-0.72億元,營業收入為4.94億元。
此前已籌劃發行債券募資
據了解,亞星化學自身也在嘗試募資。5月12日,亞星化學披露,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議案,計劃募集資金不超過2.2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償還有息負債及其他合規用途,旨在優化負債結構,緩解資金壓力。
資料顯示,亞星化學于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離子膜燒堿、高端新材料(如PVDC樹脂)及水合肼等化學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山東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宋先生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亞星化學籌劃發行債券的核心目的是通過置換高成本債務(如融資租賃、短期借款等),優化負債結構,降低財務費用壓力。其通過發行低利率債券可緩解利息支出壓力,同時補充流動資金以支持新項目建設,保障產能釋放進度。
亞星化學方面也表示,本次注冊發行公司債券有利于拓寬融資渠道,改善債務結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2024年,亞星化學實現營業收入9.10億元,同比增長10.37%,展現出一定的市場拓展能力和業務規模擴張態勢。亞星化學原生產廠區搬遷后,首期5萬噸/年CPE項目、12萬噸/年離子膜燒堿項目和15萬噸/年雙氧水項目陸續建成達產,這些項目的落地推動了其營業收入的恢復性增長,但凈利潤卻出現下滑。2024年,亞星化學凈利潤為-9703.47萬元,同比下滑1624.63%;扣非凈利潤為-1.56億元,同比下降39.53%。
亞星化學解釋稱,由于公司主營的CPE產品受到行業競爭加劇、下游需求不旺等不利因素影響,銷售價格處于低位運行。雖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但增長幅度低于產品銷量增長幅度。
此外,2025年一季度,亞星化學實現營業收入1.99億元,同比上升5.61%;歸母凈利潤為-4604.51萬元,同比下降31.12%。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