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山東省地科院承辦的第8期山東找礦行動大講堂,邀請了之江實驗室科學數據樞紐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紅陽研究員,作了題為《GeoGPT:地球科學領域基礎模型》專題授課,陳紅陽還觀看了“透視山東”系統演示,并就在該系統中引入大模型智能算法,增強系統功能和實用性提出意見建議。
目前,我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正逐步推向高潮,山東在煤、鐵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參會專家表示,本次授課進一步拓寬了地質從業人員的工作視野和思路,為地質勘查、礦產資源管理等工作提供了人工智能方案。
新一輪找礦戰略行動迎來新突破
“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是2021年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之一。前段時間自然資源部召開的相關推進會指出,當前礦產資源外部環境處于不穩定期,我國礦產資源需求又處于上升期,礦產資源管理政策處于調整期,礦業開發和生態保護協調發展處于轉型期,所以要把解決問題、主動服務作為重要的工作抓手,將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向高潮。
在山東,去年以來,通過參與全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探獲煤炭資源量24.84億噸,相當于2024年全國原產煤總量的一半以上;在德州、萊蕪等地實施鐵礦項目7項,助力齊河—禹城地區成為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來全國首個億噸級富鐵礦資源基地。而萊蕪鐵礦普查項目鉆獲穩定富鐵礦礦層,也有望成為下一個戰略找礦重點突破區。
值得注意的是,在部署下一步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重點工作時,自然資源部召開的推進會提出,要增強科技支撐能力,系統部署攻關任務,推動標志性成果產出。實際上,山東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也不斷得到科技支撐,如“透視山東—地質信息集成與綜合利用”項目,建立了山東省地質大數據庫,建成全省“1+16+N”多尺度三維地質模型,搭建了地質信息綜合利用管理平臺,并初步形成地質資料信息化技術標準體系。
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透視山東”實現了山東全省礦產地質勘查資料信息、探礦權及采礦權等兩權數據、礦區精細化模型等的匯聚與綜合分析,成為支撐服務我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地質大數據重要組成部分。
“透視山東”系統將獲GeoGPT賦能
為推進地質工作信息化技術進程,助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最近,山東省地科院承辦了第8期山東找礦行動大講堂。在大講堂上,陳紅陽研究員以《GeoGPT:地球科學領域基礎模型》為題,詳細介紹了GeoGPT大模型技術的演進過程,數字化轉型帶來的便捷以及GeoGPT在地學領域的應用研究及取得的成果。
GeoGPT,即地學大語言模型算法,是之江實驗室旗下的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可以自動回復地學科研工作者的問題或留言,圍繞地學文獻閱讀與分析、文獻數據抽取、數據處理和可視化,以及數值計算與推理等,提供智能化的服務和工具支持。同時還是一站式地學科研工作平臺,可以把地學領域的各種專業工具和自定義工具有序地整合在一起,簡化科研工作流程,高效集成各類工具產出的結果,帶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大模型賦能采礦業并不是新鮮事物,前些年,山東能源集團聯合華為宣布,盤古人工智能礦山大模型已經在山東能源的礦山一線投入了應用,解決了碎片化場景問題,而且提出了創新的礦山AI開發模式,為AI大規模進入礦山打下了堅實基礎,展現出了巨大的商用價值。
而這次大講堂上介紹的GeoGPT,則是通過提供包括知識查詢、數據獲取、科研啟發、分析推理在內的科研能力,幫助地球科學工作者提升科研效率,促進創新成果的產出。自問世以來,GeoGPT 憑借其在地學文獻閱讀與分析、文獻數據抽取、數據處理和可視化、地質圖理解問答與生成、知識圖譜構建等方面的功能,贏得國內外業界人士廣泛好評。
參會專家表示,此次專題授課,進一步拓寬了地質從業人員的工作視野和思路,為地質勘查、礦產資源管理等工作提供了人工智能方案。
大講堂結束后,陳紅陽研究員還觀看了“透視山東”系統演示,并就在該系統中引入大模型智能算法,增強系統功能和實用性提出意見和建議。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