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寵物買保險,看病沒省錢反被‘套路’。”近日,市民路女士向經濟導報記者求助,稱自己的寵物在投保期內生病,卻無法獲得賠償金。
承保公司眾安在線(6060.HK,下稱“眾安”)對此回復稱,其產品不承保寵物先天性疾病、遺傳性疾病,故本次報案難以賠付保險金。路女士則認為,自己的愛犬因“會陰疝”手術花費超過6000元,保險“一刀切”地將其列入先天性疾病并拒絕賠付不合理。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眾安為國內首家持牌互聯網保險公司,2024年數字生活生態業務保費161.97億元,貢獻總保費的48.5%,其中寵物險保費增速達129.5%。不過,核心業務指標穩中向好的背后,眾安綜合成本率不斷上升。
“隱藏”的拒賠

路女士在使用支付寶App時發現了螞蟻保上的寵物險,4月23日,路女士給8歲的比熊公犬投保了寵物醫療險,每月保費37.5元,總計450元/年,由眾安承保。
最近,路女士注意到自己的愛犬排便異樣,便帶著狗到眾安定點寵物醫院治療,隨后被醫生診斷為“會陰疝”,需要入院手術,前前后后花了6000多元。在治療結束后,路女士拿著寵物醫院的住院資料申請賠付。6月5日下午,路女士接到電話,被告知拒賠,理由是“寵物此次疾病是先天遺傳,不屬于理賠范圍,可以友情考慮給撫恤金200元。”
“我并沒有在投保界面和保險合同看到會陰疝不屬于理賠范圍。此外,經咨詢寵物醫生,這類疾病有可能是先天性疾病,也有可能是后期發展導致。我的寵物有以前的就診記錄,證明從未有過此類疾病,這次就診醫生也有相關診斷。”路女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自己積極維權,但對方依舊拒絕按70%賠付,并給出三個方案:賠200;賠400,可以繼續續保;賠800,不允許再續保。
對此,經濟導報記者聯系到眾安相關人士,對方表示,“在支付寶寵物保險的左下角找到詳情須知,點擊《投保須知》,上面詳細列舉了不屬于理賠范圍內的疾病。《投保須知》和保險合同具有同等的效力,此次會陰疝不屬于理賠范圍。”

路女士重新翻看支付寶界面,點擊詳情,再點擊條款協議,才在《投保須知》中看到,會陰疝被列為其他先天性、遺傳性疾病,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但這并未打消她尋求賠付的念頭。
“這種隱秘位置才寫清楚,是否屬于隱性條款?我經常上網的都看不到這里,其他消費者會注意到嗎?這類疾病有可能是先天性疾病,也有可能是后期發展導致。這種情況下,保險‘一刀切’地將其列為先天性/遺傳性疾病是否合理?” 路女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自己將持續維權。
承保綜合成本率上升至96.9%
公開資料顯示,眾安成立于2013年11月,2017年9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是中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圍繞健康、數字生活、消費金融、汽車四大生態,以科技服務新生代,為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的新保險。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眾安實現總保費334.17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歸母凈利潤6.03億元,相較于上年同期經調整后歸母凈利潤增長105.4%。對此,眾安主要歸因于保險業務的利潤提升以及科技業務的扭虧為盈和銀行業務的凈虧損大幅收窄。
其中,2024年眾安核心保險主業實現收入為317.46億元,同比增長15.3%,承保持續盈利。但受到賠付率上升的影響,綜合成本率上升至96.9%,承保利潤下降2.91億元。另外受到資本市場回暖影響,境內保險資產總投資收益較上年提升至13.35億元,綜上導致保險分部凈利潤上升0.35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到2024年,眾安承保綜合成本率持續上升,分別為94.2%、95.2%、96.9%。同時,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也由299%降至227%。
對此,眾安在年報中表示,承保綜合成本率較2023年同期上升1.7個百分點,主要由于綜合賠付率上升1.5個百分點至58.3%,而綜合費用率上升0.2個百分點至38.6%。
作為衡量保險公司承保業務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承保綜合成本率上升意味著其在承保業務上的成本逐漸增加,會壓縮利潤空間,即使保費收入有所增長,但如果成本增長速度更快,就會導致承保利潤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依托互聯網的險企,眾安重點發力數字生活生態,其布局的數字生活生態包括電商、出行、寵物等場景產品,例如運費險、寵物險等。財報顯示,眾安數字生活生態保費161.97億元,貢獻總保費的48.5%。其中寵物險保費增速達129.5%,服務超600萬寵物主。然而,該板塊綜合成本率高達99.7%,較2023年的99.5%再次上升,已經進一步逼近承保虧損邊緣。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楊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