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晚間,道恩股份(002838.SZ)發布關于收購安徽博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安徽博斯特”)100%股權的進展公告稱,標的公司已于近日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并取得了由寧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的營業執照。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本次收購交易價格為3300萬元,道恩股份意在向線纜新材料方向延伸產業鏈,優化產品布局。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道恩股份還正推進對山東道恩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道恩鈦業”)的并購重組,將業務板塊向產業鏈上游延伸。
持續延伸產業鏈
根據此前公告,安徽博斯特成立于2020年9月,注冊資本2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新材料研發、塑料制品及光伏相關業務等,2024年1月至11月,該公司實現營收1.57億元,凈利潤336.69萬元。
道恩股份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優化產品布局,延伸產業鏈,提升綜合競爭力,促進公司的經營發展,符合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對未來長期發展將起到良好促進作用。本次交易將使用自有資金,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不會對公司的財務及經營狀況產生重大影響,不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形。
去年以來,道恩股份并購道恩鈦業受到關注。公開資料顯示,道恩鈦業是國內率先全部采用富鈦料為原料生產鈦白粉的企業,其主導產品包括R-2195、R-2295、R-5195等6種金紅石型鈦白粉廣泛應用于涂料、造紙、塑料、油墨等領域。道恩鈦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現擁有鈦白粉產能13萬噸/年,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受到廣泛認可。
“公司收購道恩鈦業有利于整合產業鏈,道恩鈦業生產的鈦白粉可以應用在公司改性塑料、色母粒等產品。并且,道恩鈦業近年來經營發展良好,盈利能力比較突出,未來收益確定,鈦白粉產業經過幾年的發展,技術不斷迭代升級,前景廣闊。道恩股份并購道恩鈦業會實現‘1+1>2’的協同效果,有助于道恩股份實現高質量發展。”道恩股份董秘王有慶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道恩股份日前透露了并購最新進展,“目前該次交易所涉及的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等各項工作正在抓緊推進中,根據盡調開展情況,相關交易各方對交易方案和條款亦在持續論證和磋商中,目前均按照預期時間進度有序推進。”
今年一季度業績增長
道恩股份于2002年成立,是一家專業從事高性能熱塑性彈性體、改性塑料、色母粒、可降解材料及共聚酯材料等功能性高分子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現擁有改性塑料年產能50萬噸、熱塑性彈性體年產能9萬噸、色母粒及功能母料年產能3萬噸,共聚酯材料年產能6萬噸,并布局了再循環產業。

據了解,道恩股份改性塑料產品主要應用在汽車、家電等領域,占其收入比重約70%。
據道恩股份相關人士介紹,“公司熱塑性彈性體TPV、HNBR、共聚酯等產品毛利率高,實現進口替代,市場前景好、空間大。近年來,以公司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在熱塑性彈性體的部分細分領域取得了長足技術進步,具備了與國際巨頭直接競爭的能力。”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道恩股份實現營收45.26億元、45.44億元、53.01億元,同比分別變動6.21%、0.41%、16.65%;實現歸母凈利潤1.52億元、1.40億元、1.41億元,同比分別變動-32.64%、-8.15%、0.67%。
2025年第一季度,道恩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12.86億元,同比增長6.58%;歸母凈利潤4428.44萬元,同比增長25.44%;扣非凈利潤3697.74萬元,同比增長28.45%。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道恩股份持續在主業相關領域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擴大業務規模,增強核心競爭力。近期,道恩股份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透露,公司有應用到機器人制造上的改性材料,如機器人手臂尼龍材料、合金材料等,彈性體材料可用于仿生機器人。在仿真人用彈性體材料的開發中,通過多種材料的復合,解決了材料易發粘的問題。
道恩股份稱,“公司將緊盯機器人領域的發展趨勢,跟進研發相關高分子復合材料。”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