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如期打開。經濟導報記者獲悉,7月1日24時將上調汽柴油零售限價,其中汽油每噸上調235元,柴油每噸上調225元。折合升價,92號汽油每升漲0.18元,95號汽油及0號柴油每升漲0.19元。至此,國內成品油年內三連漲。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戴田東表示,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油價先漲后跌。前期因中東地緣局勢緊張,市場對供應擔憂情緒升高,國際油價寬幅上漲,此時新周期內原油變化率處于正值高位。隨著地緣局勢逐步緩解,對中東供應中斷的擔憂緩解,原油變化率自正值高位不斷回落,即便美原油庫存下降且需求增加,且原油連續三日小幅上漲,但變化率正值回落趨勢未改變,對應的成品油零售限價上調幅度仍滿足調價條件。

從供應端來看,雖然地緣局勢緩和導致潛在供應風險消除,但7月6日OPEC+將舉行新一輪會議。該組織料將宣布8月再次大幅增產41.1萬桶/日。如果增產協議達成,將使OPEC今年迄今的供應增幅達到178萬桶/日,相當于全球需求總量的1.5%以上。不過,該組織尚未按商定的數量增加產量,因為一些成員國正在補償以前的生產過剩,而其他成員國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生產。
從需求端來看,目前美國夏季出行高峰仍在推進,傳統旺季提振燃油需求,需求季節性增強。此外,美國與歐洲及日本的關稅新政談判也在推進,進展相對積極,也釋放積極信號,需求方面或有改善。
今年以來,國內油價已經歷12輪調整,分別為“五漲五跌兩擱淺”。本輪調價過后,2025年的調價格局將變為“六漲五跌兩擱淺”。

本次調價對于私家車主和物流企業來說成本將小幅增加。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車計算,此次調價后,私家車加滿一箱油將多花9元左右;按市區百公里耗油8升的車型,平均每行駛100公里燃油費用增加1.44元左右。對滿載50噸百公里油耗40升的大型物流運輸車輛而言,平均每行駛100公里燃油費用多花7.6元左右。
展望后市,在地緣局勢緩和及OPEC+增產的背景下,國際油價存利空壓力。整體來看,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在7月15日24時開啟)下調的概率較大。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